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级别 | 项目所属专业类代码 | 项目成员 | 指导教师 | 所属学校 | 操作 |
---|---|---|---|---|---|---|---|---|
S202511414014 | 高性能氟化石墨的可控制备及其低温储锂机制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04 |
周煜天、钱永智、刘弦宏、乐嘉宇、董再洲
|
肖志华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
S202511414015 |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温度实时检测仪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03 |
李梦宇、叶幸运
|
朱明达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
S202511414016 | 高压输氢管道泄漏爆炸仿真模型开发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05 |
张育涵、郭佳凝、刘思彤、王雨萱、曾欣艳
|
李岩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
S202511414017 | 纹层型页岩断裂过程微观可视化实验及其机理分析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05 |
刘西冉、刘烺、凌培焱
|
盛茂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
S202511414018 | 基于机器学习的水平井压裂施工智能识别及砂堵预测方法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15 |
李若浩、马玉林、王国栋、许佳伟
|
肖聪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
S202511414019 | 超临界CO2/H2O乳液在油气开发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15 |
潘晓航、郝钧
|
蒲景阳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
S202511414020 | 亲CO2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其对CO2在岩石表面形貌影响规律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15 |
王旖华、肖涵
|
蒲景阳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
S202511414021 | 基于DAC与BECCS的二氧化碳去除(CDR)技术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13 |
侯梦然、李婧怡、范雨昕
|
刘琦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
S202511414022 | 适用于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固井水泥自愈技术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13 |
曹胜晟、郄子文、马存浩、王卯宇
|
刘琦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
S202511414023 | 基于图像识别算法的管道漏磁检测数据分析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02 |
刘硕、刘桓荧、柳韵涵、汤雨航
|
朱建军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
S202511414024 | 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理论计算及应用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04 |
任晴、肖瑶、陶源、卢玥
|
王春霞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
S202511414025 | 大电流密度OER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13 |
张晨曦
|
王春霞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
S202511414026 | 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制备高附加值产物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13 |
秦琪皓、杨明佩、朱星宇、闫家妍
|
王春霞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
S202511414027 | 可重构脚踝康复机器人控制技术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02 |
杨睿、马润程、李浩、史郭芮、张磊
|
王暾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
S202511414028 | 雄安新区岩溶热储多分支径向井强化开采技术与软件平台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15 |
王铭颢、王佳睿
|
武晓光、李根生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
S202511414029 | 石油文化中的原创校园戏剧探新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1303 |
徐家骏、李永昕、石彩君、梁蓁、楼听雨
|
高菁遥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
S202511414030 | 流致振动流体能量捕集方法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01 |
王允宣、徐铭晨、刘运羲、陈成军
|
孙旭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
S202511414031 | 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居民家庭教育投入的影响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201 |
王心雨、夏小迪、王博菲、梁坤、孙静静
|
高立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
S202511414032 | 峰谷电价的微观响应与减排效果——基于华北六省的线上问卷调研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201 |
李佳雯、张玥、张喻涵
|
高立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
S202511414033 | 以补降碳:基于上市公司碳排放数据的绿色工厂奖补政策评价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201 |
任江珊、李思润
|
高立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