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级别 | 项目所属专业类代码 | 项目成员 | 指导教师 | 所属学校 | 操作 |
---|---|---|---|---|---|---|---|---|
X202510003196 | 基于空间转录组和单细胞组学研究胶质瘤内细胞空间互作模式与分子异质性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1001 |
杨佳颖、罗峻锋
|
蓝勋
|
清华大学 | |
X202510003197 | CPT1A对肠道树突状细胞稳态与功能的调控作用及其对肠道炎症的影响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1001 |
顾俊豪
|
吴励
|
清华大学 | |
X202510003198 | 科技赋能视域下流失海外中国传统佛造像数字化复原及文化传承创新研究 —— 基于 AI 数字建模、虚拟现实与思政美育融合的建筑学视角探索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8 |
李孟哲
|
王青春
|
清华大学 | |
X202510003199 | 长三角地区高品质城市更新建筑案例形式精读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8 |
姜智荃
|
范路
|
清华大学 | |
X202510003200 | 编织结构生产搭建效率优化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8 |
陈弘轩
|
黄蔚欣
|
清华大学 | |
X202510003201 | Ripples of Time —— 基于本地可部署 LLM 的生成式 NPC 叙事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8 |
杨雨鸣、李洪博
|
黄蔚欣
|
清华大学 | |
X202510003202 | 便携式呼吸冷却装置的研发及性能测试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8 |
施耀国
|
刘荔
|
清华大学 | |
X202510003203 | “风格派”(De Stijl)的发展脉络与历史作用——以一手史料为中心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8 |
赵锐驰、刘珂铭
|
青锋
|
清华大学 | |
X202510003204 | 虚拟文旅游戏关卡工作流开发——以新疆唐王城为例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8 |
陈再勋、李喆怡
|
饶戎
|
清华大学 | |
X202510003205 | 基于生成式AI与多模态融合的2D-to-3D模型生成AI智能体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8 |
马云翔、周轩宇
|
饶戎
|
清华大学 | |
X202510003206 | 基于Python-Rhino几何分析的多目标FDM打印路径优化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8 |
余嘉震、张杰恒、刘宇健
|
朱宁
|
清华大学 | |
X202510003207 | 澜沧江上游干热河谷地区村落微气候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8 |
李镇、陈秋实、马煦阳
|
周政旭
|
清华大学 | |
X202510003208 | 校园管网测量与优化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11 |
刘逸硕
|
朱振铎
|
清华大学 | |
X202510003209 | 基于风速分布时空规律的风电场发电功率人工智能预测技术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11 |
陈沛霖
|
张嘎
|
清华大学 | |
X202510003210 | 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土工织物加固堰塞坝机理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11 |
于涵姿
|
张嘎
|
清华大学 | |
X202510003211 | 基于离散元-模型试验耦合的堰塞体颗粒分选机制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11 |
杨航、韩钢鑫、刘晓斌、童睿
|
张嘎
|
清华大学 | |
X202510003212 | 基于尾电阻的差分对高阶非线性补偿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易文旭
|
潘思宁
|
清华大学 | |
X202510003213 | 基于气动肌肉的新型柔性外骨骼设计与控制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王曦宁
|
李曙光
|
清华大学 | |
X202510003214 | 手搓六轴智能机械臂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张镕奎
|
臧浠凝
|
清华大学 | |
X202510003215 | 便携视触觉操作采集设备的开发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王道锬、钟雨欣
|
陈睿
|
清华大学 |